全国连锁测土配肥站加盟运营机构

如何判断作物是不是发生了药害?

更新日期:2023-05-03 14:19:26
    根据规律和症状判断准原因,这是有效防治解决农作物受灾受害后各类生长异常问题的基础,如果连作物受灾受害的原因都搞不准,那么作物病害灾情的防治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北京傲禾测土给大家讲解了怎么区分辨别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这4种病害,今天这篇文章呢,北京傲禾测土再给大家讲一下如何区分辨别农作物上的药害、肥害、病害这3类受害症状,以便大家以后再遇到作物出现生长异常需要防治补救解决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作物到底是发生了药害、肥害还是病害,然后做到有针对性的防治解决。

   从总的方面来说,农作物在发生药害、病害、肥害后的受害症状,绝大数都会在受害苗株上(包括根、茎、枝、叶、花、果)通过不长、黄叶、萎焉、焦枯、斑点、凋落、畸形、皱缩、卷曲、腐烂等症状表现出来,虽然很多症状看起来差不多、很相似,但不同原因所造成作物异常现象都是有差别的,这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大家平时观察的足够仔细、积累的经验够多,自己遇到这些情况时根本用不着去问别人。
   这篇文章先给大家说一说怎么作物发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常见症状以及作物药害症状的识别方法吧!
一、哪些原因容易导致作物发生药害?
   农作物上的药害,主要是由咱们农民朋友平时喷打各类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造成的,作物因为农药使用不当而发生药害后,会导致作物苗株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并通过根、茎、叶、花、果等表现出非正常的受害病理症状。

   农作物之所以会发生药害,主要与农药使用种类选择不当(如把多种不适合复配的农药盲目混合到一起使用)、农药用量过大(如每亩使用50克的农药使用时却把用量增加到100克)、农药喷施浓度过高(如应该稀释1000倍才能正常使用的农药却按500倍使用)、农药喷施间隔期太短(如三天两头的频繁打药)、农药喷施方法不当(如打药时药液飘逸或直接喷到到作物上)、农药喷打时机不对(如在作物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等对农药抵抗力比较差的时候盲目打药)、农药喷打时间不对(如10度以下或30度以上的高低温环境下大药)、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劣质农药(换句话说就是你使用的农药是假冒伪劣产品,这个不用再多说了吧)。
二、作物发生药害后有哪些共同特征?
(一)从作物发生药害的共性症状上来说
   作物药害症状主要有苗株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如控旺药所造成的僵苗)、茎叶花果上出现病斑(如叶片上的黄褐病斑)、藤蔓枝叶失绿黄化(如药害造成的烧叶烧苗)、叶片焦枯/卷曲/皱缩/畸形(如蘸花造成的卷叶皱缩等)以及比较严重的落叶落花落果、苗株萎枯死亡等几种情况。

(二)从不同农药所造成的药害症状表现上来说
    一般除草剂药害更容易导致作物出现生长迟缓、苗株矮小、叶片失绿黄化等方面的药害症状;一般杀菌剂药害更容易导致作物出现苗株萎焉、叶边发黄焦枯、叶片萎焉干枯等方面的药害症状;一般杀虫剂药害更容易导致作物出现生长发育缓慢、药液烧叶、叶果病斑等方面的药害症状。
三、作物发生药害后可以从哪些症状上识别?
(一)药害性病斑
   药害性病斑一般主要出现在作物的叶片上(除此之外,作物的果面上和枝茎上也会出现药害病斑)。
   药害病斑的颜色主要有黄色病斑、褐色病斑、网状病斑、干枯病斑,不过作物发生药害后所产生的病斑在作物苗株上没有规律性可言(即药害病斑在作物上出现部位、大小、形状都是无规律分布的、病斑在全田作物上出现的药害程度也是有轻有重无规律的。这一点与作物上规律性产生的病害性病斑做好区分,因为作物因为病害所出现的病斑一般具有具有明显发病中心、规律性发病部位且病斑形状大小比较一致均匀。

(二)药害性畸形
   药害性一般主要出现在作物顶部比较幼嫩的茎叶组织上和地下根系上,除此之外,作物的花穗、果实、枝条上也会出现药害性畸形。
   药害畸形通常会造成作物因为发生药害而出现新叶卷曲、新稍丛生、幼嫩花果畸形、根系肿大。但这一点要注意与作物病毒病畸形区分,病毒病造成的作物畸形大多是全田零星发病、整棵苗株出现症状,而药害造成的作物畸形一般是全田普遍发病、但只是在作物苗株上的局部器官组织上出现症状)。
(三)药害性失绿
   药害性失绿一般在作物叶片上发生的最普遍和最典型。
   药害性失绿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叶片黄化(早期症状);一种是叶片干枯(后期症状);药害性失绿最常见的两种表现,一种是只是叶片发黄(药害轻)、一种是整棵苗株全部发黄(药害重),药害性失绿最常见的两个部位,一重是顶部新叶失绿发黄、一种是下部老叶失绿发黄。
   在判断作物失绿发黄时,要注意与作物缺素(缺肥,如缺氮、缺镁、缺铁等)发黄、肥害发黄区分开——药害性黄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发黄的叶子容易变差枯叶,并且药害性在天气晴朗干燥时黄叶速度比较快、在阴雨潮湿天气时黄叶速度比较慢,而缺素性(缺肥)和肥害性黄叶大多是全田均匀发病、不论晴天还是阴雨天黄叶速度都很慢,这主要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四)药害性萎枯
    药害性萎枯一般主要是由于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
   药害性萎枯一般会导致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生长发育缓慢、苗株茎叶先退绿发黄后萎枯死苗死棵的情况,但药害所造成的作物萎枯在全田没有规律性、没有明显发病中心且药害作物黄叶萎焉现象发展的比较慢(大多是先黄后枯)、苗株根茎杆内的纤维管组织不会变成褐色。
   在判断作物药害性萎枯时要注意和病害造成的作物萎枯症状相区分——由药害所造的作物萎枯问题,不仅在地里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在晴天阳光下黄叶萎枯的速度比较快(如青枯病几天内就会造成发病作物在茎叶还没来及变色时就整棵萎焉枯死了),而且病害作物根茎杆内的纤维管组织经常会变成褐色。
(五)药害性停长
   药害性停长一般大多也是由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控旺药用量过大浓度过高造成作物旺长这个很好理解,即控旺过度)。

   药害性停长一般会导致作物出现苗株生长发育十分缓慢或者直接生长发育停滞不前,比如说如最常见的僵苗。但大家要注意把作物药害性僵苗不长和缺素(缺肥)性僵苗区分开——药害性僵苗不长除了苗株不长苗以外一般还伴有其他药害症状(如病斑、萎枯、落叶落花、果实畸形等等),而缺肥缺素性僵苗只是单纯的叶片颜色加深变暗或者叶子发黄。
(六)药害性凋落
   药害性脱落一般在双子叶作物(如大豆、花生、棉花土豆、烟草、瓜类作物等)和开花结果作物(如各类果树作物、瓜果茄果)上发生比较多。
   药害性凋落经常会造成作物出现叶片早落、花朵早落、幼果早落,但药害性凋落也一般会在作物上出现其他如黄叶、病斑、畸形等药害症状,这一点主要是要与作物生理性凋落相区别——比如说由干旱、积水、高温、低温、风雨等所造成的落叶落花落果一般不会出现上述叶片病斑、黄叶、焦枯、畸形等伴生症状。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215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