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连锁测土配肥站加盟运营机构

水溶肥如何使用效果最好?

更新日期:2021-07-16 09:24:59
    现在水溶肥在农业种植上使用的越来越多了!水溶肥虽好,但很多农民也普遍存在水溶肥使用不当的问题,比如说使用方法不合理、使用方式不当、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比如说在水溶肥的使用时期、使用时间、使用类型等存在误区,再比如说水溶肥的使用量或使用浓度过高造成的作物烧苗、烧根、烧叶等肥害问题和作物旺长减产等问题,比如说水溶肥长期大量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等问题。
    为了帮助提高水溶肥的整体使用效果,获得更好的水溶肥综合使用收益,今天北京傲禾测土就给大家分享几个水溶肥使用上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些经常使用水溶肥的农民朋友不妨认真看一看、学一学。

一、购买水溶肥时一定要看水溶性好不好
    凡是高质量的水溶肥基本都是全水溶性,即水溶肥在水中能够快速的完全溶解且没有任何的肥料残渣或难溶物。如果你买的水溶肥不能全部水溶,或者溶解后有沉淀残留物,那么这样的水溶肥质量肯定是不高,使用这样的水溶肥不仅肥效差,而且在冲施、喷滴灌的时候还容易沉淀物堵塞喷滴灌设备的问题。
    因此,咱们大家在购买水溶肥的时候,应当优选选择明确标明“全水溶”的水溶肥,如果你购买的是滴灌使用的水溶肥,那么就一定要选购肥料溶解后沉淀含量在0.2%以下的水溶肥,如果你购买的是微喷灌使用的水溶肥,那么就一定要选购肥料溶解后沉淀含量在5%以下的水溶肥,如果你购买的是进行喷灌的水溶肥,那么就一定要购买肥料溶解后沉淀量在15%以下的水溶肥,即使是购买田间随水冲施的水溶肥,同样是水溶性越高、沉淀含量越少的水溶性肥料越好。

二、购买水溶肥时一定要看含量配方是否合适
    根据作物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生长阶段,然后选择不同含量、不同配方的水溶肥,这样才能做到平衡施肥、才能发挥水溶肥的最大价值、才能获得水溶肥的最佳使用效果。
    那么选呢?以咱们农民朋友使用最多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为例——目前市场上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主要分为平衡型、高氮型、高钾型、高磷型几个种类。
    如果种植的作物是以生长茎叶为主或以茎叶为产量的农作物类型(如叶菜类蔬菜),那么使用高氮型或平衡型水溶肥就比较合适。如果你种植的是开花结果量的农作物类型(比如说茄果类蔬菜、水果作物、果树作物等),那么在这些作物开花前的使用平衡型水溶肥比较合适,以此来促进作物更好的长根、长茎、长叶和壮棵,在这些作物到花芽分化期或花期前后时,使用高磷型的水溶肥就会更好一些,以此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质量、提高坐果率,在等到这些作物生长到开花结果期后,此时就应当及时改用高钾型的水溶肥,以此来促进作物更好的膨大果实、快速均匀上色、增加单重、提升产量和品质。除此之外,在瓜果蔬菜的开花后到幼果膨大初期时,这个时候使用高氮型的水溶肥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为了方便大家好记,北京傲禾测土也给大家总结了几句话:作物的苗期、萌芽期、定植前选择平衡型水溶肥(或平衡型水溶肥与高氮型水溶肥交替使用),作物的花芽分化期和花期前后时选择高磷型水溶肥,坐果后和果实膨大期选择使用高钾型水溶肥。一句话: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水溶肥,才能获得最好的用肥效果。

二、使用水溶肥时一定不能用水量太大
    首先来说,水溶肥不能直接用大水冲施或者用很大的水流量进行喷滴灌。因为水溶肥具有好的速效型和溶解性,如果用水量过大,就会造成水溶肥中的大量养分直接随大水被冲跑流失掉了,或者随着流水被直接大量渗透到深层土壤中去了,这样一来,肥料中的养分就不能在浅土层中的作物根部聚集吸收,就会造成水溶肥的养分大量白白流失、水溶肥的有效性和可吸收利用率大幅降低。除此之外,长期大量大水漫灌或用水量很大使用水溶肥时,还容易造成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到地表,进而加重土壤的盐渍化问题。
    其次来说,水溶肥的使用以湿润根部土壤而而不灌透土壤为宜。水肥液缓环供给且水分正好湿润作物根系分布层土壤为佳,缓缓供水能够让肥料肥液在土壤中均匀供给,而水分正好湿润根系层既利用作物根系吸收,也会最大程度的减少肥料养分流失浪费。如果用水量过多,水溶肥的养分就会随水白白流失浪费到作物根系以下的土壤中了,如果用水量过少,水中的肥料养分就会仅仅停留在近地面的浅层土壤中,这样一来,一方面作物根系难以吸收到养分而致使肥效大幅降低,另一方面水肥液体大量在地面表层累积既容易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或盐渍化加重,也容易导致地面滋生青苔和造成作物根系不断上浮、深扎根困难。
    因此,北京傲禾测土建议大家在使用水溶肥时,一定要掌握好用水量的大小,大部分情况下,(比如说滴灌)使用水溶肥时,一般以2-3个小时把肥业全部缓慢滴灌完比较合适(越慢供肥越均匀),(滴灌时)用水量以水分湿润地下20-40公分的土壤为佳。但要注意的是,因为每种作物根系有深有浅且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不同,所以在使用水溶肥冲施或喷滴灌的时候,应当提前灵活先掌握好需要施肥作物的深度,要是自己不到作物根系的深浅,也可以挖下根部的土壤具体查看一下。

三、使用水溶肥时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而不可直接使用
    很大一部分农民朋友在使用水溶肥时,基本都是把肥料放入水中溶解后直接进行冲施或喷滴灌,其实这是水溶肥使用上非常大的一个用肥误区。如果把水溶肥放在水中溶解后直接使用(冲施或喷灌、滴灌),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水中局部肥液浓度过高或水中肥液浓度不均匀的情况,如果肥液浓度过高就会造成作物烧苗、烧叶或烧根,如果肥液浓度高低不均,就会出现作物吸收养分不均匀、作物苗株长势有强有弱的问题,这不仅不能保证水溶肥的肥料合理、均匀的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造成作物吸收养分时出现“吃多”与“吃少”的不平衡问题。
    因此,北京傲禾测土在此要给大家强调一下:使用任何水溶肥时,不论你是冲施,还是喷灌或滴灌,都一定不要直接溶解肥料后使用,正确的方法是把水溶肥先进行二次稀释后再进行使用,即——先把水溶肥倒入小桶中兑水搅拌使它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把小桶中完全溶解的肥液再倒入大桶中或倒入冲施、喷滴灌设备中使用。
    水溶肥二次稀释后再使用,这是提高水溶肥吸收利用率、保证水溶肥使用效果、促使作物均匀吸收养分、避免作物发生肥害上必须掌握好的一个施肥技巧。

四、使用水溶肥时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使用量和间隔期
    以前北京傲禾测土曾经反复多少次的给大家强调过:作物并不是施的肥料越多就能长势越好或产量越高的,反之,如果为作物使用的肥料用量过大或浓度过高,不仅容易造成作物发生烧根、烧苗等肥害,也容易导致作物发生旺长、黄叶、落果、裂果等减产问题,或造成肥料使用上的大量浪费、土壤中养分过量剩余富集。因为土壤中能够溶解接纳的肥液浓度是一定的、作物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收利用的肥料养分也是一定,所以说,作物过量施肥是百害无一利的。
    普通的大化肥使用如此,水溶肥使用时也是如此,特别是水溶肥使用起来比化肥更高效、用量更少,少量多次的使用会更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一般来说,我们大家在使用水溶肥时,北京傲禾测土建议大家应当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使用,每亩每次的水溶肥用量应当掌握在5公斤左右;同时,虽然水溶肥具有很强的速效型,但水溶肥使用后的肥效持续期一般都比较短,肥效有效期一般都在15-20天左右,所以在作物需肥高峰期使用水溶肥时(比如说茄果蔬菜和果树作物的大量开花结果期时),一般每隔10-15天使用一次水溶肥的效果最好。

五、使用水溶肥时一定要掌握好恰当的时间
    水溶肥,不论是冲施,还是喷灌、滴灌,使用时必须结合水一起进行使用,但在一些不适合为作物用水的时候使用水溶肥,就可能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或者造成水溶肥中的养分随水大量流失。
    一般来说,不论是在地里冲施水溶肥,还是为作物喷滴灌水溶肥,都樱桃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的时间段,也要避开容易导致(土壤或空气)湿度过大的阴雨天气。水溶肥的最佳使用时间,一般是现在晴天上午8-10点前或下午4-6点左右,这时候使用水溶肥的效果最好。
六、使用水溶肥时(滴灌)一定要注意在滴肥液前后都滴清水
    在使用水溶肥进行滴灌时,正确的做法是:在正式滴灌肥液前先滴20分钟的清水(或先使滴灌内全部灌满水),在肥液滴灌完后再继续滴20分钟的清水。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保证滴灌时肥液均匀供给,另个是把滴管设备中残留的肥液与残渣等全部排出去,这既能提高水溶肥的使用效果,又能避免长期滴灌造成管道或滴口堵塞的问题。

七、使用水溶肥时一定要尽量避免混配混用
    大家在使用水溶肥时,很多人为了省事儿,经常把其他肥料、药物等与水溶肥一起进行喷滴灌或冲施,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施肥方法。
    北京傲禾测土建议大家把水溶肥单独使用而不要复配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不同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之间容易发生“互相打架”的拮抗反应或发生反应沉淀等问题,进而影响作物对肥料养分的有效吸收或降低肥料的使用效果。
    第二个,不同酸碱性不同的肥药复配会发生“酸碱中和”的问题,进而导致肥、药失效或使用效果降低。
    第三个,把不同的肥药一起混合使用,既容易发生未知反应而产生肥害或药害,也容易产生沉淀物而堵塞喷滴灌口设备。
八、长期使用水溶肥的地块应当注意调节土壤
    对于长期使用水溶肥进行滴管、喷灌或冲施的地块来说,长期大水大肥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盐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这样的地块来说,北京傲禾测土建议大家应当适当加大优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黄腐酸、腐植酸、海藻酸等功能性肥、菌的使用量,以此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破除土壤板结、减轻土壤酸化盐碱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在疏松、活化、改良土壤的基础上,为农作物长期健康茁壮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根际土壤环境。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215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