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连锁测土配肥站加盟运营机构

二十大聚焦18亿亩红线:守住农业耕地,端牢中国饭碗

更新日期:2022-10-22 14:00:44
     民以食为天,而耕地是食物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二十大报告再一次重申“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使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在今天,严守耕地18亿亩红线,早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18亿亩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了守住18亿亩红线,我们国家曾经采取过怎样的措施,在未来,继续守住18亿亩红线,还要克服哪些难题?今天北京傲禾测土就带大家一起听听国家怎么说怎么做到。

一、18亿亩红线的背后怎样关系粮食安全?
问:多年来,18亿亩耕地红线一再被重申和强调,严守红线为何如此紧迫?
      答:国家之所以反复强调18亿亩红线,原因之一,是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口的饭碗,不能依靠外部市场来解决。从过去的数据看,我国粮食需求一直在增长,在未来,这种增长仍会继续。从国内外的预测来看,2035年,粮食需求可能会达到一个峰值。不同机构或专家预测的数据不同,有的认为我国在2035年粮食需求可能达到9亿吨,也有的预测认为,可能在8.5亿吨左右。不管哪一种数据,增长的趋势都是相同的。所以,在未来,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仍旧要警钟长鸣,而耕地红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问: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的情况如何?
      答: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18亿亩,看起来18亿亩没有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耕地减少的趋势仍旧存在。当前,我国还处在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5亿人左右,同时,《规划》还预计2016-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届时,城镇化率将达到70%。这意味着,城市仍在扩大,这也意味着,建设用地的需求仍旧存在,耕地面临的压力也仍旧非常大。在这样的趋势下,牢牢守住18亿亩红线更加重要。

二、18亿亩耕地是怎样计算的?
问:18亿亩耕地是何时提出的?为何是18亿亩?
      答: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开始重视耕地面积的保护。早在199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就提出,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再次提出,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首次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土地用途管制。2005年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的数据,即是18.3亿亩耕地,这是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依据之一。2006年,国家统计局与原农业部基于当时人口、粮食亩产与复种指数等综合因素,计算出若确保2010年和2030年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则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同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18亿亩耕地红线,这也是18亿亩红线首次正式出现。
问:应该如何理解18亿亩耕地这个数字?
      答:首先,这是一个警醒。尽管当前19.18亿亩的耕地数量,在18亿亩红线之上。但实际上,每年仅粮食播种面积,就超过了17亿亩,除以1.2的复种指数,至少有14亿亩以上的耕地要种粮食,还有蔬菜、水果、油料、棉花等各种经济作物的面积,耕地还是很紧张的,红线必须牢牢守住。其次,我国的口粮100%自给,但仍要进口很多粮食,用于调剂、饲用、油用等。我国去年粮食进口数量为1.6亿吨,如果包含所有的食物,从大食物的角度看,我国食物自给的水平,大约在60%。自给率还是比较低的,这也要求我们绝不能放松农业生产,在未来还要争取提高食物自给的水平。

三、国家为保护18亿亩耕地做了哪些工作?
问:在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红线的过程中,我们采取过哪些有力的措施?
      答:从国家到各部委,再到地方,在保护耕地方面,我们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从大的措施看,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发布,明确了省级政府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并强调了“先补后占”的原则。近年来,我国对耕地的保护愈加严密,如2021年提出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同一年又提出了“进出平衡”的原则。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提出,要实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政策。
问: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
     答: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各个地方对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是比较严格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就会启动调查、追责等相关机制。在社会上,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也早已成为了共识。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耕地保护的紧迫性仍然存在,比如建设用地对耕地的需求,仍在威胁着耕地。后备耕地的开发空间,在今天也已经很紧张。我们的土地利用已经到了极限,可开发的耕地已经很少,而且那些可开发可利用的耕地,想要真正开发、利用,也很困难,如水肥的问题,碎片化的问题等,都需要解决。

四、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还要克服哪些困难?
新京报:未来要继续守住18亿亩红线,还要面对哪些挑战和困难?
     答:首先是面积问题,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总面积不足。以现有的19.18亿亩耕地计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不像南美地区,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地方。其次,我国耕地质量不高,根据2019年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全国耕地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中低产田。第三,我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威胁仍旧存在,由于农业是低效益产业,所以很容易出现耕地用作更高效益的建设用地等现象。第四,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农业生产空间不平衡,最明显的表现是,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干旱的北方,而水资源则更多分布在南方。
问: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更有力地保障耕地红线的安全,保障粮食安全?
     答:首先,我国针对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已经比较完善,在未来,要更加严格地执行和落实这些保护政策与措施,如进出平衡、占补平衡等,都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其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可以通过明确奖惩、重罚重奖等方法,进一步细化和严格落实。第三,未来仍要细化党政同责、细化责任清单,使我们的耕地红线守得更牢。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215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