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连锁测土配肥站加盟运营机构

今日冬至!

更新日期:2021-12-21 09:02:56
今日2021年12月21日,辛丑年农历农历十一月十八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
     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
     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首先要送鞋,它是藏之终,生之始,故也称“亚岁”,重要性仅次于除夕。岁月要走过,所以,亚岁迎祥,履长纳庆,送鞋是为纳更多的吉祥。
冬至夜
     按古人说法,冬至是一个安静之节。
     这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它初萌微弱,需大家一起呵护之,以天下静扶助微气以成万物,共同成就一个健康、明媚的春天。
     由此,这一日要关闭城门,关闭市场,停息战事,禁止喧闹,所以,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
冬至问候
     按照南方习俗,冬至节与清明节一样重要,都要祭奠亡灵。这样,一年中,除夕、清明、七月十五与冬至,一共四次。
     怀念已经故去的亲人、追思深深铭刻于心的过去的温馨,越来越变成我们心灵的一种寄托。
     下班回家后,晚上参与一下祭奠,向已经隔了一个世界的亲人致以冬至的问候,让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冬夜。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 冬至之日“蚯蚓结”,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二候麋角解 | 冬至后五日“麋角解”,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动 | 再五日“水泉动”,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的一种方法,是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国泰民安。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清嘉录》则直言:“冬至大如年。”
    汉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而今国内只有潮汕地区延续此习。
南吃团子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
    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亦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北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亦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之事。
    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大家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消寒会
    《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
    后人在冬至之后,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
    《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
献袜履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鞋袜。
    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言:“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
    后唐《中华古今注》称:“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后妇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袜履,便相沿成习。
    旧俗中无论南北,都流行这一风俗,寓意“阳生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
    因此,在过去,冬至也称为履长节。
数九九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备案号:京ICP备2020042156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